查看: 2045|回复: 0

阴符经 解读 仅供参考 中一

[复制链接]

71

主题

1

回帖

391

积分

筑基

积分
391
发表于 2019-8-11 21:47:39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符是什么?符,就是符号,就是信物。古代打仗时所用的兵符就是一种常人不太容易复制的信物。阴符,就是事物发展过程中,背后所提示的符号。当然这个符号不是一般之人所能见到的,否则就不称之为阴符了。其实,研究过《易经》或者《老子》的人来说,世界上没有什么阴符,因为《易经》或《老子》就是最全面的阴符经,这二本书所要提示的,基本上都是常人所不太容易知道的阴符,说穿了就是“道”或“易”,如果一定要与佛家相关联,那就是“空”,讲的都是一个内容。
明白了“阴符”二字的含义,我们就不难读懂《阴符经》这本书。劝学网的QQ群里,每天都有人大呼小叫地问“有哪位高人懂阴符经?”仿佛只要谁读懂了《阴符经》,他的智慧就高于鬼谷子、姜子牙,似乎和诸葛亮相差不大了。这些都是一些不正确的思想,将《阴符经》相像得过于神秘,必然带来一个很坏的结果,那就是如果真有人来向他解释《阴符经》,他永远也不信,除非黄帝本人穿越时空而来,哪怕黄帝讲错了他也信。因为他已经是迷信了。
正因为有许多这样的迷信之人,宁可相信名人的假话,也不愿意相信合理的分析,于是就会有人冒名顶替姜子牙、范蠡、鬼谷子、张良、诸葛亮、李淳风、李筌、李治、李鉴、李锐、杨晟等来为《阴符经》作注解。是不是真是这些名人所作的注解,小雅并不来考证。因为小雅认为,只要你讲的正确,就一定不会与《老子》、《周易》的思想相违背,反之,即使真的是名人本人,只要与《老子》、《易经》不相符合,小雅就不认可。看来小雅也很迷信,迷信《老子》和《周易》。
其实,小雅才不会迷信这二本书,但有一法可以保证小雅不是迷信,那就是“实证”,也就是实际验证过其中的道理,用马列的话说就是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。小雅研究《老子》和《周易》已经有四、五年了,如果没有确定的把握是不会如此自信的。但《阴符经》中也有小雅拿不准的地方,但这些不是文章的根本,都是一些孔乙己那种“回”字有四种写法的内容,小雅根本不愿意去考证。之所以小雅要啰嗦这么多废话,目的是希望大家对学习经典的态度要正确。
有了正确的态度这才是第一步,还必须要对《老子》或《易经》中所讲的“道”有一个基本的认识,这样才能通解《阴符经》。那么,《老子》或《易经》之“道”究竟是什么呢、“道”主要有2个方面的含义,一是指宇宙万物的本源,也就是构成万物的最最基本粒子,当然这样的基本粒子已经是波粒二象性了,其静态质量为0,也就是说一旦静止下来,这个粒子就变成了“无”、变成了佛家的“空”,这对常人来说是很验证理解的。
“道”的另一含义就是“规律”,我们通常讲的“道理”就是一种规律。万物发展变化都是规律,所以按道行使就是尊重事物的某种规律去办事。《阴符经》中所讲的五贼、道等都是指某种规律或规则。明白了“道”的大概念之后,还要更进一步详细了解这个“道”。易经将“道”分为天道、地道和人道,这三道又称之为“三才”,三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呢?
《老子》已经为我们总结好了,即“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”。这句话中的“法”不是指法律,而是“效法”的意思,也就是说人的行为要效法地道,而地道是效法天道的,天道是效法万物本源的“道”,这个“道”是自然而然,原本就是这个样子。再说明白一点,那就是天道影响并决定着地道的发展变化,地道影响并决定着人道的行为和思想。有了这些基础之后,我们就好分析原文了。
三、上篇
“观天之道,执天之行,尽矣。”这句话开宗明义,已经将天道决定地道、地道决定人道的规律表述了出来。这个三才之道为什么是天道决定地道,而地道又决定人道呢?以前文革时有一首歌“大海航行靠舵手,万物生长靠太阳”。万物的变化发展归根到底是因为“阳气”的充满而变化。植物、动物都是第一需要的就是阳光。天道在易经是乾卦,地道在易经上是坤卦,乾刚而坤柔,天尊地卑,地道是顺从天道而运行,这就是宇宙万物的规律。
“故天有五贼,见之者昌。”这儿突然抛出了一个千古难解的话题:“五贼”何物也?是不是说天底下出现了5个小偷?显然不象。所以,我们有必要来分析一下“贼”字在这儿是不是“偷东西”的意思。“贼”,左边一个“贝”,右边一个“戎”,“戎”是本义是用兵戈去伤害对方之意,所以,“贼”的本义是残害、伤害等意思。《说文》:“贼,败也,害也。”那么“贼”有没有“偷”的意思呢?当然有。你害了家的命、物等,其实就是“偷”了人家的命、物等。
“天有五贼”,讲的原来是“才天之下有五种伤害”,哪五种伤害?后人又有2种不同说法。一是认为五贼为五行,因为五行虽然相生,同时也相克,《阴符经》所讲的主要是相克。另一种是诸多名家解读,认为五贼为“命、物、时、功、神”,这本来算是正解,可惜多数人还是看不明白其中的道理。这一现象可以通过百度搜索一下就知道了,许多回答五贼问题者,多数原样粘贴古文,不再解释,因为他也解释不出其中的意思来。
五行之说因不值一驳,所以小雅只对命、物、时、功、神这个五贼(其实应该叫“五害”才准确)加以说明。首先,这个“贼”字是站在“被害”之人的立场来说的,否则就应该称之为五德。为什么“德”与“害”意义完全相反,却能表示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?这还是因为立场不同,所谓敌人之敌人就是我的朋友这一类意思。
1.贼命:就是害你性命。一个人只要不是神仙都会死亡,这是老天要你的命。有人是生病死的,有人是车祸死的,汶川百姓是地震死的,总之,是老天要你死的。一件事情也是有生有灭,也是老天要灭。所以,“贼命”告诉你一个真理:如果有人得罪了你,而你又想报仇,你不用担心打不过对方,你只要好好地活着,只要快乐地活着,只要你活得比仇人时间长,老天会替你报仇的。
《射雕英雄传》里不是说有一个老道,为了报仇钻研道家武功,多少年之后好不容易终于练成了九阴真经,结果他的仇人不是生病死了,就是七倒八歪奄奄一息了。反过来,我们每个人时刻都要担心这一点,因为老天不知道在什么时间就要了你的命。你也可以“替天行道”要了他人的命,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,甚至有可能你的一个不经意的玩笑,都可以杀人。你走路不小心踩死一只小虫,对小虫来说这也是贼命。命没有也就什么都完了,所以说“贼命以一消”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